前一篇文舉的例子,是屬於現實狀態低,自我期待卻很高,容易衍生焦慮、憤怒等,這可以應用到各種事件,包含親子關係。
例如:
「現實」:有些人跟父母的關係糾結,長大求學或工作離家之後,很少與父母聯絡,要回家前,會湧上無止盡的焦慮,或只要一說話就非常不耐煩,難以和父母有良性相處,溝通、見面都很困難。
這種狀態通常是過往相處時累積的負面情緒,畢竟童年時說話少有被全心接納、尊重傾聽的經驗,太多的有口難言、被錯怪的委屈、沒被看見的需求、沒被滿足的擁抱⋯⋯,都在身體、心裡堵塞許久,長久下來就成反射。
儘管長大成人,這些心裡的遺憾都在期待著⋯⋯
「期待」:希望不管我說什麼、做什麼,都能被父母好好回應,讓我相信他們很愛我。
父母的難以回應、負面回應,除了個人因素,通常也是時代的眼淚,但是,也請記得,孩子已經產生的傷痕都是獨立存在,無法用這些理由撫平,更難以被功過相抵,但外界他人不是我們能處理的,能處理的永遠只有自己。
或許降低「期待」也能降低焦慮和憤怒。
改變後的「期待」:父母只是用習慣的方式對待我,我可以用會讓自己舒適、安心、不傷害的方式回應,就算直接講出自己的心情後,馬上離開現場跑到房間滑手機也很好,因為我早長大成人,不用擔心被責罵。
把原本歸因在外的「期待」,放回自己身上,先照顧好自己,不用擔心父母受傷(前提要做到不傷害,包含言語和肢體等),雙方都要學習適應新互動。
發展了幾十年的親子關係,非常錯綜複雜,不太可能用單一原因解釋,但可以從原本:
「現實狀態低,期待不僅過高,還將期待放在外界他人上,落差非常大,又不可控,所以容易焦慮、憤怒。」
調整成為:
「現實狀態低,就將期待降低,並放回自己身上,降低落差以外,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舒適的行為回應。」
不管是何種事件,「現實與期待」落差調整的簡單心法,或許是一個能讓自己更自在的方式。
會舉這個例子,一方面是因為我對親子議題非常有切身之痛,所以,儘管薩古魯不斷提醒,要成為世界的母親,我總覺得這句話對我來說好遙遠。
成為世界的母親,那母親是什麼樣子呢?
愛有不同的樣貌,可我們對待他人時,能確保自己是源自純粹的愛嗎?或是源自心裡的匱乏,期待自己的溫和能被記住、被善待呢?
所以我換個角度,稍微繞個遠路:
我先成為自己的母親,然後更順利地,成為世界的母親。
願天下仍在親子關係中掙扎痛苦的孩子們(包含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們),都能變得更自由自在、平安快樂。
更多資訊
這邊是所有連結,謝謝贊助我寫文~
報名連結:https://ppt.cc/fWhD6x
學習路徑參考:https://ppt.cc/fdaGW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