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

薩古魯書籍《 karma 》心得與摘要(九)



A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能量身層次的業瑜伽至關重要的理由不一而足,其中之一是它可以轉化或更生能量身,使能量身不只重獲新生,而且是歷久如新。無論你多注重飲食或做多少運動或哈達瑜伽,你的肉身還是會老化和衰退。

精神身是一個很神奇的工具,但也會隨著年齡而變得遲鈍,例如許多人都會發現自己的記憶力不如年輕時那麼好。

然而,能量身卻可以完全不受老化過程的影響,可以保持得跟你剛出生時一樣,這種嶄新的狀態可以一直保持到你死去為止。一個強大的能量身,對你的人生和周遭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,對許多人來說,它近乎奇蹟。」

之前有許多同學很好奇,我擁抱薩古魯的時候有感覺到什麼呢?

其實沒有想像的神奇如小當家飛龍在天的經典場面,但十分平靜無垠,雖然古魯的肚子很大,但當中是很鼓的氣,所以很紮實,環抱起來像宇宙。

這是能量身廣大又無波的體現吧。



B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在 Isha 的課程中,學員接受啟引而進入所謂的克里亞練習,這是一種更新和提振能量身的強大瑜伽進程,我稱它為『內在行動之道』,因為它不涉及肉身或精神身,而是純粹在能量層面的行動。如果經常練習,可以確保能量身的煥發和活力。如果你能在人生中的每一刻,都將能量身保持得猶如新生兒的能量身那樣,就會發現內外在的環境絕對會以最好的方式呈現給你。」

在我所教授的 isha 哈達瑜伽中,克里亞練習包含了:Surya Kriya 和 呼吸瑜伽( Bhastrika Kriya )。

至於 Anga, 瑜伽體式( Yogasanas )並非克里亞瑜伽,但仍是 isha 非常經典的練習。



C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同樣的人生事件,在不同人身上會留下不同印記。同樣是婚姻破裂,對這個人來說可能是一件好事,對那個人來說卻可能會精神崩潰,而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會導致病痛纏身。無論你吃什麼、喝什麼或呼吸什麼,全都是能量,但你能否把它轉化為生理、心理或生命的能量,就都取決於你。能量既無法被創造出來,也無法被摧毀,能量只能被轉化。」

這裡提到的「無論你吃什麼、喝什麼或呼吸什麼,全都是能量」,可視為眼耳鼻舌身意各種攝入,攝入的一切都用來創造出當下的自己,所以攝入的若是光潔,自身就會光潔,攝入的若是苦痛,往往也難感愉悅,所以若能再做轉化,生命就能更強韌豐沛。

我個人的經驗是,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有不錯的掌握能量的能力,能對經文咒語或水、水晶等諸多物質,甚至能對某些人體的能量結構做轉化,即便我與對方相隔千萬里,總之對能量有一定程度的瞭解。

但這不是我感興趣的究竟,追求能量神通無益(對我而言),我更感興趣的是人的心理和思想如何轉化。

身心一體,在我的人生經驗和教學歷程當中,最讓我感動的是,一個內心思想柔軟光明的人,就算從未做過瑜伽,當他一踏上瑜伽墊,散發的光華難以掩飾,動作也自然優美,這即是擁有強大轉化能力的表現,儘管對方可能不見得知道,原來自己是如此美好。




D



人的一生大致可歸類為四種追求:法性、營生(artha)、欲望和解脫。

法性意即,一切都是為了別人,營生則是為了自己追求功名利祿,欲望靠近享受逸樂,解脫則是避世且自由。

吠陀時期的印度教認為前面三者才是重點,尤其法性應當高於解脫,但來到往世書時期的印度教,解脫的價值開始高於法性大愛。

這些都有其文化背景可推考,但針對「解脫」一點,許多人的解脫是出自逃避,而非追求終極自由。

若具備觀察生命的能力,就能夠看見,每個人都如此緊密相依,避世的養分,總來自入世的累積,我們不可能獨自生活不與外界有任何交流,而深入世間卻只為了自身利益更只是越發遠離自由。

法性與解脫,應當和諧並進,或如薩古魯,不僅深入發揮法性,更鼓勵人們在每日練習中累積解脫的能量,無論是與人們互動的心性練習,或是瑜伽練習。

但是,能量身的業質,常常將我們固鎖在一個有限的面向,只汲汲營營於生存和欲望上,卻忘記法性和解脫,是人生中更為珍貴的意義,應當成為能量的流向。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這就是為什麼業瑜伽必須在多個層次上進行,僅僅修練肉身及精神身是不夠的。如果你清除了思想上的業質,可能會被社會賞識,因為你的存在帶來了平靜、喜悅和甜美。由於你已經把頭腦打掃乾淨了,人們可能喜歡和你在一起,但這仍然無法改變你前進的方向,你還是會受到累世經歷的殘餘影響,透過傾向來左右你。唯有當你開始清除能量身的業質時,才會開始朝著一個新的方向移動。這個時候的你,不再受到傾向的支配,開始成為一個有意識的存在。」



E



《薄伽梵歌》提及:「智者平等看待博學者、流浪者、牛、象或狗,在一切之中,能平等看待的人,他在所有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況下都能保持平等平衡,他已覺悟到神,因為神也是公正的。」

世間是由假象所構成,真理和假象的差別,在於真理放諸四海皆然,但假象會隨人事物異動。

例如暴力,對一般人而言自然是要避免的,但對於軍人而言,或在攸關生死的狀況下,暴力卻是必然的,這是假象的流動性質。

但我們若沒有與業保持一段距離,總會被假象牽引,漸漸習慣在假象中生活,並誤以為這是真理。

所以重點不是做的事物內容,而是你如何與業保持一段距離,才能不在好與不好中拉扯。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一旦跟業有了一定的距離,你有的是哪種業就無關緊要了。事實上,你的業為這個世界增添了色彩。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瘋狂的、獨特的人,只要他們的行為不是出於強迫,就會很美好!只要不是受到衝動驅使,存在方式就沒有所謂的好或壞、正確或不正確,所有一切都是生命這幅壯麗織錦的一部分。」




F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淨化或消業,對於那些被業糾纏或驅迫的人來說是必要的。如果沒有消業,大多數的人就做不了冥想,但一旦開始冥想,這靈性道路就不再與消業有關,而是一個明覺的進程,使你與身體和頭腦之間創造出一定的距離。這就是通往自由的旅程。」

在教學這幾年來,有各式各樣背景的人們來到課堂上,即便是赫赫有名的人物,或默默於鄉野辛勤的同學,我想我的態度冷熱應該未曾有所改變。

基本上,我可能是比較有距離感的人,畢竟不會主動接觸,但也不會主動排斥任何人。

可能由於過往經歷許多人生起落,加上曾於佛寺中見過千萬信徒們的各種煩憂和無常,明白人生得失真不是此時此刻能夠論定。

無常不論甜美或苦痛,轉個身就可能遇見,所以能一切平安健康已是極好,能有所體悟,自然就不被分別心左右。

克里須那在《薄伽梵歌》認為,三摩地之平靜並非緣自退出物質世界才有所清淨,而是一種入世的、無分別的、看待世界的能力。

所以要達到三摩地的境界,首先得放下分別心,什麼事情來到面前,就做什麼事;什麼人來到面前,就平常對待。

而這本身,就需要自己在身體和頭腦間創造出一定距離,才能遠離習慣性的衝動綑綁。

只要專注在這上面,是否消業就不再是生命的重點,而至少是不會再造新業。



G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九成的人做不了冥想,唯有在做過消業的練習,把強迫性的業燃燒殆盡後,才有辦法閉上眼睛靜止地坐著。因此,理想的練習要兼顧火與光層面的平衡。就我個人來說,我不介意火的層面,因為我受不了索然無味,寧可猛火衝天,也不要平淡無趣、了無生氣!但那些總是風風火火、熾烈燃燒的人,卻不太見容於社會。因此,最好還是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。」

在 isha 的練習當中,薩古魯均表示這都是非常有威力的練習,無論哪一個練習都是,初學者可能會覺得眼花撩亂,既然每個都很有威力,那只學一個應該就夠了吧?

其實每個練習都很有威力,但特質不同,運作的層面也不同。

例如香巴維大手印需要靜止,同時又有呼吸的運作(pranayama),但這如果沒有先行體式(asana),先讓強迫性的業燃燒到一個程度的話,會比較難進入更深的層次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,許多人靜坐的時候,無論身體或頭腦總喋喋不休的原因。

以 isha 的練習而言,單純只練習香巴維大手印,和同時有練習哈達瑜伽(如 Surya Kriya、Anga 、yogasanas)與香巴維大手印的同學,其實是有點差別的。


H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把積業全部解決掉,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,因為積業太多了。所以,別想去調查你的庫房裡有什麼東西,那是永遠都調查不完的,而且還可能把你吞噬掉!對你的業詳細探究的危險性在於,你可能會發現一些想要保留、捨不得除去的珍貴之物。只要處理好分業,然後利用騰出來的空間把積業全部擺脫掉,這樣就可以了。一旦你關掉零售店,倉庫就會變成沒有意義的垃圾!所以,當時機成熟,只要把整個倉庫的東西和設施一起打包扔掉就行了。」

人對未知的事情總充滿好奇,包含可能經歷過的前世,但如果對前世種種有所迷戀,或過度延伸詮釋,通常只是讓人走入另一個新的迴圈,更加糾纏、多披迷障。

前世的經歷在能量和精神層面不會消失,也常影響今生身體的表象,有距離地瞭解,有可能帶來豁然開朗的吉光,

一旦無法脫離前世故事,又有所迷戀,只是更生附著,則距離能夠將整個倉庫一起打包丟掉的成熟時機只會越來越遠。

而對當下而言,不僅是浪費美好人生,更可惜了今生能夠重新掌握選擇的機會。




I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光是每日做一個克里亞的練習,亦即每天早上以某種方式安坐和呼吸,就可以重挫這些業的障礙;就算你沒把教言全搞懂也沒關係,只要堅持練習,一段時間後,你會發現內在有了一種新的開闊與自由,而它就是你可以永遠倚靠的基礎。」

在我所教授的 isha 哈達瑜伽中,克里亞練習包含了:Surya Kriya 和 呼吸瑜伽( Bhastrika Kriya )、isha kriya.

只要每日持續進行 kriya 練習,只要練習,就算只練習一個循環的 Surya Kriya,無論你過往累積的業將帶領你到何方,你都是自由的。



J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在能量身層次的練習,在於將你的能量整個回收。在回收過程中,它會帶回許多的衝動、強迫性的行為模式、心理習慣及情緒漩渦。這是不可避免的,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,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業。當你開始培養自己的能量來開啟一個不同維度時,業的淨化是必然的。」

初練習時,大部分的變化是身心舒暢、十分喜悅,但有時也有同學疑惑地表示,怎麼感覺越發黑暗,或情緒變化很快,是不是做錯了呢?

不是的,任何情緒變化都是自然,畢竟這都是你所積累的,只是在系統重新整理的過程中釋放出來而已。

也就是,業的淨化並不是以為的總是喜悅,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,端看接下來如何面對、如何接受。

人在還未見過深淵時,接受總能輕易說得正氣凜然,可一旦往下探入谷底,這不見得容易。

但萬幸的是,無論如何都會過去。



K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如我們先前提到了,有時肉身和能量身會不相稱(參見第七章)。假設你有一部小車子,卻安裝著一個強大引擎,這可能會是個災難──這部車子會散架,不是因為引擎不好,而是因為引擎太好。同樣的,如果你的能量身大幅提升,而肉身沒有同時提升或你沒有處理好業質,那麼可能總有一個會崩解,不是這個就是另一個。

因此,想要提升能量身的任何嘗試,都必須同時有其他層次的練習來配合。在開始接受力量強大的克里亞啟引之前,先要經過一定嚴格的靈性練習,沒有身體上的練習,就無法完全體驗克里亞的深度和強度。」

常有人誤以為,要追求強大的能量才能有所提升,但實際上,任何事都是過猶不及,強大的能量若沒有足夠穩定的身心承接,常會帶來破壞。

所以,與其追求爆量的能量和期待迅速改變,不如穩定地成長、溫和地改變,才能真正由根本轉化。

我通常會推薦同學們第一堂課先由 Anga 或 SK 開始,這並不是因為 isha 有所規範,單純是基於這個道理,如果身體先有一定程度的練習,才能走入更深的冥想。



L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在準備接受力量強大的克里亞啟引時,練習者的頭腦也必須準備好。他們必須擴大自己的身分認同,或是增廣對自己是誰的理解。當他們被提醒:他們的回應能力遍及整個宇宙(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和社群);這種包容性的投入比揀擇性的投入更不容易造成糾纏;他們不只是自己孩子的父母,還是整個世界的父母,這個時候,業的結構就會明顯鬆動,也就能容納得下能量身相當程度的擴展。」

關於成為世界的父母,我大概是在有了自己的寶寶之後才漸漸感受到。

小寶寶黑白分明的眼睛,看整個世界都是新奇,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可能就會笑得東倒西歪,小寶寶們可能因此都十分投入在每時每刻。

而任何一個人也都曾是這麼可愛的小寶寶,怎麼漸漸長大、年老之後,就失去了對世界的熱愛和對人的信任,甚至有許多猜忌和傷害呢?

每次在課堂上,無論遇到何種年紀、何種背景的同學,我試著總以面對初生嬰兒的心情對待,其實只要這麼做,成見就不會有附著的機會,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會消失。

儘管我不是讓每個人都感到溫暖的人,但在我心裡,我深感榮幸能有機會帶大家進入 isha 哈達瑜伽的學習,就像一個寶寶一樣,開啟人生新的視野。



M



先前提過,我每隔一段時間,就會自主內觀,通常是在印度、在台灣的某個地方或飯店、民宿裡進行。

進行的方式其實就是隔絕接觸,將情緒、思想、行動,和所有攝入感官的一切都暫停,當然包含放下手機、書本等。

所以我也常鼓勵參加煙波飯店課程的同學們,把握這段時間,當作是給自己一個內觀的小旅行。

在兩三天的課程裡,只有上課的時候有所攝入,並完全投入練習,其他時候都盡可能試試看,試試看去感受整個世界只有你一人的感覺,很清淨、很安靜。

並且在沒有雜物的房間裡面,單純清淨地進行個人練習或冥想,包含 isha kriya, chit shakti 冥想等。

這種短暫的暫停,能夠讓人煥然一新,因為你的系統將在這段美麗的留白與暫停中,按照它想要的方式,重新創造更美好的狀態。

假如想體會這種重新創造的感覺,煙波飯店的課程還有名額,歡迎由留言連結報名。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把整個思想、情緒和行動的機器暫停下來一小段時間,僅僅是停下來然後朝內關注你的內在一小段時間這個動作,就會讓事情有所不同。你會發現,事情會自行修正。
  
除此之外,你什麼都不用做。 你用不著祈求神明介入,用不著呼喚天使的幫助或星星的指引,你只需要暫停。在這之後,你會發現身體和頭腦的運作出奇地好,這純粹是因為你給了你的系統必要的時間,讓它可以按照它想要的方式來自我修正和重寫。」



N



最近有位同學跟我分享一件事情,以下稱同學為 K。

K 同學在我還在第一間瑜伽教室的時候就跟著我的課上了很久,每次都專程從南部上來,是一個很踏實又溫和的男同學,我每次看到 K 也都很高興。

K 跟我說,K 的媽媽最近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焦慮,上個月中秋節前後,媽媽陷入低潮的情緒,後來越想越負面,於是選擇自我了結。

還好還未發生憾事時,媽媽忽然聞到很濃的花香,一個瞬間就停下來,心念也轉了方向,開始尋找花香來源,然後漸漸地平靜下來。

K 回家後知道這件事,心裡萬幸媽媽停下來了,後來帶著媽媽一起尋找花香來源,但因為家裡沒有花、植物,房間窗外也沒有,實在不解花香從何而來,更不曉得是什麼花的香味。

K 帶著媽媽走到外頭,能遇到的花都去聞聞看,最後是在一個鄰居院子找到了。

是雞蛋花。

K 說,他在辦公室裡就供著 Linga Bhairavi 女神,雖然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表示,其實不是真的很勤勉地每天供奉,但只要有空,K 就會在公司撿雞蛋花送給女神。

isha 中心種了好多雞蛋花,尤其是 Adiyogi 附近更是一整排,雞蛋花是我們常有的供花。

所以是女神吧,用雞蛋花的香味留下了媽媽,原來我們看不見的世界,仍一直與我們有所連結。

K 跟我分享這件事情的時候,微微紅了眼眶,很誠心地謝謝女神,而且後來也趕緊帶著媽媽去看身心科、諮商等。

我聽完也紅了眼眶。

人生最幸運的不是功名利祿如何發達,而是在關鍵的時刻有貴人,甚至是看不見的貴人。

K 的媽媽很幸福,有 K 這麼溫暖的孩子成為媽媽的貴人,還有女神也是的。

Linga Bhairavi 女神是非常美好的存在,我一直以來很幸運地蒙受女神很多照顧,之前能夠選在女神廟結婚,也覺得十分幸運。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​世界各地有許多地方,其巨大的靈性力量是以一個特定的形相或聖所為中心,而Isha瑜伽中心有迪阿納靈伽和靈伽貝拉維(Linga Bhairavi)做為強大的能量中心。」



O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​這就是為什麼你可能會注意到,即使是一個以物質生活為重的人,在臨終前的最後幾天似乎也帶著一種超脫的氛圍,散發著平靜、成熟及智慧。這種人比較不會對人產生執著心,也很少受到外在情境的影響。
   
當能量身變得衰弱時,會從身體滑出來,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老化而死,而醫生肯定會把這診斷為某種器官衰竭。但事實上,這只是因為能量身衰弱而滑出了身體。這是理想的死法,因為你不是被強迫離開肉身,而是自自然然地離開,這是一種好的走法。」

自然離開的理想死法,應當是以物質存在的人,這一生最好的結尾,讓物質身和能量身之間的連結漸弱而產生空隙,於是漸漸平靜離開,非常不容易。

可倘若能做到,對家人、後代(假如有的話),甚至未來世(假如也有的話),都將是美好的傳承、漣漪。

關於理想的死亡,這無論在瑜珈,或在佛教中都有許多描述。

-- 
以下分享我以前寫過的《達賴喇嘛的御醫》一書的心得,此篇由藏傳佛教的視角來看薩古魯提及的理想的死亡。

此書副標為「告訴你治病在心的藏醫學智慧」,然而關於心、修持、業力等,篇幅不大,多是穿插在問答或較後面的篇章。

由於我有非常粗淺的中醫、阿育吠陀概念,閱讀時感到似曾相似,尤其是阿育吠陀與藏醫的相應,包含醫治的方式可能搭配咒術、唱誦或瑜伽等,在在與我於印度就診的經歷一樣,很有共鳴。

但本書表示,阿育吠陀與藏醫在佛教的《四部醫典》後,受佛陀啟發而更臻細緻,其實以前在印度學習時,教導我阿育吠陀的 swami 醫學博士並不完全認同此說法,但無論如何,不管是一年以六季區分、五大元素劃分等都是相似,且在更深入的層次,我想各學問應是殊途同歸吧。

順帶一提,書後附錄部分英、藏、梵、漢文對照表,我很喜歡,因為這些譯文出自佛經,翻譯得十分優美暢達,反覆地看還能建立一些觀念。

例如:梵文的 prana-vayu, prana 意指為生命內在基礎能量,而 vayu 意思是風元素,所以 prana-vayu 即為讓生命內在能量流動的風,漢文很精準地譯為「持命風」,以前的法師們翻得真好,很考究。

若不討論較邏輯的醫學筆記範疇,書中有些醫案很精彩,也許以科學角度視之會被認為是天方夜譚,但若以藏醫概念解說,仍屬合理。

例如作者東登醫師(即為達賴喇嘛御醫)年輕時,曾經歷兩次上師死亡,表示上師們都已早先預知死亡的時刻,並做好準備,時間到了就脫離肉身悄然圓寂。

這部分東登醫師詳細寫了上師離開的細節,其實讀來令人嚮往,人最後一刻若能夠好走,那是無比幸運的總和。

在我以前學習和過往經驗中,學習到大乘佛教中有非常多「預知時至」的案例,瑜伽系統中更是所在多有。

但無論何種系統,能如此安靜順利地步入下一階段,通常都是要具備大量修行基礎,或禪定證悟。

畢竟肉身為五大元素構成,若能每日淨化五大元素,若能有足夠定力,以及平時深刻修行、修持,也包含選擇入口的食物、心中的思想念頭、平時互動的朋友⋯⋯等,就能在某元素開始失能時馬上察覺,並預知各大元素失衡的速度、失能、消亡的時間,從而推算出自己離開的日子。

在最後出體的瞬間,若各大又不互為干擾,支撐身體空間、形狀的「空元素」會順利消亡,於是被留下的粗重肉身會縮小,原本高大的肉體甚至可能縮小為五吋高。

某些超乎此能力的修行者,圓寂後因毫無罣礙牽扯,「地、水、火、風」元素還可能隨之飄散,出體後只留下幾縷髮絲或指甲,此即為證得「虹光身」。

這其實需要強大的禪定功夫,才能看見細微失衡徵兆,並清楚分析自己死亡的過程進度,這部分在此書問答中有略為提及。

之前曾聽聞一位常往來印度認真修行的法師分享,他親耳聽聞預知時間最長的真實案例,是位深山隱居的法師,在圓寂的六年前即預知日期,後來確實一日不差,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定力。

至於最切題的「告訴你治病在心的藏醫學智慧」,除了業力的範疇外,主要是落在第 15 章《健全的行為》,教導我們回到佛經闡述的:六度、四無量心。

總之,若好好吸收此書,大致就能清楚了解藏醫系統架構,還有些奇妙的案例可以閱讀,包含奇妙的狂犬病治療法,雖然偏向工具書,但當中對於成為優秀藏醫需要的條件,這部分十分令人感動欽佩。



P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如果有人的分業沒有解決掉,而肉身卻因為某種原因毀壞了,比如車禍身亡、酗酒致死或染上致命疾病等等,但他的業還在,同樣多的分業也還在,這意味著他的個體性仍然很強烈。這樣一個失去身體的存在,就是俗稱的鬼。他的分業和能量身仍然很旺盛,卻沒有一個肉身可以提供支持,這個時候,他頭腦的智力和自決力也沒了,只留下一堆的習氣。」

發生事故、意外之處,有許多逝者業力習氣,和驚懼等情緒留存,相對他處會沈重許多。

但這些只是自己不明白要走向何方的習氣,更是曾經被活生生地愛過的人們,而非是該被厭惡驅趕的鬼。

所以台灣有超渡儀式,協助這些亡者,更是協助生者。

超渡的過程,是在亡者的狀態裡添加一分愛和希望的情感,這些愛與希望,將會放大數倍,成為一部分能量的基底,願來生有愛有希望。

但這儀式最重要的,其實是超渡生者心裡的悲傷。

生者內心的悲慟若得以超渡,看見亡者在其生命中帶來的美好意義,這珍貴的領悟,無論對生者或亡者而言,都是深入的轉化,也是真正的超渡。




Q



業不是只來自前世,因為今生的業對我們已影響巨大,尤其是家庭模式。

出生在什麼家庭、父母的樣貌、生活背景等,都出自業的牽引,這樣的業來自前世過往,已無可追究,但現在的情緒思想、行為態度,幾乎仍出自原生家庭的浸潤,這仍是一種業力牽引的表象。

所以若能帶著覺知,看見當下行為模式,往往能看見家庭的影子、找到模式。

而這份看見,將深刻地解開,不再被家庭控制、不再複製貼上家族的命運,從而能和平相處、彼此祝福、開創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。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基本上,這意味著如果你的運作是無意識的,你的業會絕對地控制你,只要你的運作帶著一些覺知,業對你生命的控制就會減弱。」



R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失去肉身的生命沒有自決力,因此完全受到業的支配,如果你的內在有愉悅的業,愉悅感會加倍;反之,如果你內在有不悅的業,不悅感也會放大。許多傳統中所謂的天堂和地獄,指的就是這些內在情境。
  
這就是為什麼當你還具有肉身時,把業處理掉會如此重要。你十年內可以處理掉的業,在沒有肉身時可能要花上百年才會處理完。」

Linga Bhairavi 女神廟有許多儀式,其中 Kalabhairava karma 和 Kalabhairava Shanti 是為亡者舉辦的。

Kalabhairava karma 只能夠在亡者離開肉身之後一個期間內舉辦,例如 33 歲以上自然死亡者,在 48 天內要舉辦,之後則無法。

Kalabhairava Shanti 則是在死後的任何時間都可以舉辦。

這兩種儀式,都是為了帶給亡者一絲甜美的感受,並提升亡者的意識,以期有機會發現自己已不再具備肉身,別再留戀、別再停留,應當繼續往前走了。

儘管意識和覺察,對生者而言不是那麼困難的事,但對亡者而言,這是非常珍貴的一刻。

也因此,許多宗教或聖者總不斷告訴我們,人身難得,而如果能有機會提升意識、好好練習瑜伽,那就從現在開始。



S



節錄薩古魯《 karma 》其中一段:
 
「如果我們在追求外在科學技術的同時,也能追求內在的幸福,就比較不會出現問題。然而,在沒有找到觸及非物質維度的途徑前,就去強化物質層面,這才是基本問題所在。
  
一旦知道如何打開累業的庫房,你將有能力產生比實際需要的還要多的軟體,就算你的肉身活上一千年,你也不會失去心智,因為有足夠的軟體在維持它。
 
如果你培養靈性生活,那麼你還有另一個選擇。一旦你的軟體開始減少,你會擁有自由和平衡,知道何時該捨棄你的硬體。換言之,你會知道何時離開及如何離開肉身,你會在被趕出去之前就先離開。」
 
曾在不同書籍傳記中,看到有些瑜伽士生活了幾百年,雖然不認為這不可能,但理智上仍覺得不可思議,不知如何做到。
 
一次聽印度好友提到,她們村子裡有一位長者已經兩百多歲,她常跟對方講話打招呼,但有天消失了,沒有人知道長者是離開或遁入空無(如上上篇所述)。
 
不曉得是否只是村裡各人耳語渲染誇大,或是真實事件,總之好友說得很認真,所以這則印度鄉野傳奇,我也是聽得很入迷。
 
但在一些瑜伽練習中,漸漸理解到,許多練習能將身體、各方面歸零,甚至回到「空」中重新開始,所以每一天的自己都是新的自己,尤其是身體、能量層面。
 
假如平凡如我也能有此感受,那麼深入修行和練習的瑜伽士們,控制身體、能量的能力更為傑出,勢必能讓身體長春,例如薩古魯現在的身體狀態仍停留在 25 歲上下。
 
那接下來只要有能力掌握「軟體」續存,也就是業的釋放速度,理論上還真不是不可能。
 
看完這段,就更確定這是可能實現的。




T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能量療癒系統在當今世界變得非常流行,而我對這個療癒系統的看法非常明確。雖然幫助他人的意圖值得讚揚,但只是學會用手上的一點能量就認為可以療癒他人,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。
  
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的是,當你進行能量療癒時,只是在緩和業的效應,你並沒有能力去除業因。如果你只是去除效應,那麼業因就會以其他方式來產生別的效應。
  
比方說某人患有哮喘,這是他的業。身為一名能量療癒者,你把手放在他身上,或許可以成功地除去哮喘,雖然現在哮喘沒了,但業因還在,它可能以其他方式顯現,例如一場意外事故或心臟病發作。因此,永遠不要試圖去除症狀,症狀只是問題的表徵,只是把表徵抹去,只會讓問題的種子以其他方式顯現。」

曾聽某些同學提及,薩古魯對能量療癒採取正向態度,我想這應當是扭曲了薩古魯的意思,從以上擷取的文章可以很明白。

薩古魯一直以來,都鼓勵每個人將自己活成一座神殿,無論是入口的食物或攝入的任何,並要接受與回應生命中的一切。

而神殿不需要再往外求。



U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同時,你還會發現,如果你試圖以能量來療癒他人,那麼九至十一個月內會有極大的痛苦降臨到你身上,這種痛苦不一定是身體上的災難,也有可能是心理上的。如果你的心態處於絕對的平和穩定,也就是所謂的『大難臨頭,也沒關係』,那麼你就繼續去治療病人吧。只不過別忘了,你也是在催生別人的災禍!

此外,你在別人身上看到的痛楚,有時也可能是幫助他們成長的燃料。遺憾的是,直至痛楚降臨之前,許多人一直過著輕狂膚淺的生活。別以為你減輕了他們的痛楚就一定是在幫他們,相反的,你應該做的,是幫助他們超越它。」

能量治療牽涉的結構十分細緻,這層細緻的結構不應當帶著意圖介入,否則縱使延後痛苦發生的時間,但也很可能會改變痛苦的去向,或放大痛苦的強度。


而這往往不是尋求能量治療的個案,或施作治療師能夠辨別的。

帶有意圖的治療通常是最難纏的牽扯,例如儘管表面是看起來有愛的:「祝福對方康復」,內在卻往往可能是:「『我』希望對方康復,對方才能知道我有多厲害。」

這並非愛和祝福,而是意圖滿足自身的貧瘠;這不是出於智慧和平靜,而是治療師尋求外在肯定的攀附。


但在瑜伽中,有非常多人們只要接觸平靜的瑜伽士,無論是肢體的碰觸,甚或眼神對視,身心的痛苦即刻消失的例子。

這並非是圓滿的瑜伽士仍帶有何種意圖,僅僅是他們的平靜無波,已蘊含各種超越風暴的解方。



V



節錄薩古魯《 karma 》其中一段:

「許多修行人會獲得一些小本領,例如治病或預測未來的能力,但這些對靈性並沒有任何意義。在我帶領的高階冥想課程中,有些人能夠獲得梵文稱為悉地(siddhi)的某些超能力,然而一旦被我發現,我會馬上把這些能力推回去,就算這麼做會干擾到對方的成長軌跡。
  
身為古魯,我並不贊同悉地,我會摧毀它們。我對奇蹟不感興趣,我之所以會馬上制止這種能力,是因為如果一個人獲得了這些能力,就不會再繼續走靈性道路,而是開設自己的馬戲團,想著名利兼收,把這變成一門生意。

不要試圖變成宇宙能量的經銷商,不要試圖變成一個創造奇蹟的人。我唯一的目的,是幫助你認識一個真相:你就是生命的奇蹟。除此之外,其他一切都只是紛擾。」

文中提到的小本領,聽起來實在很可愛,而這即是台灣人較熟悉的字眼「靈通力」。

靈通能力誘惑力很強,畢竟能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,好像只要暗示他人自己有靈通能力,並故做神秘地講出模稜兩可的神諭,儘管不知真假,通常也能藉此獲得他人暫留注視。

無論是真靈通或真幻想,都是需要暫停的訊號。

若是真幻想,正顯示自身極度渴求他人的注視,這的確很需要暫停。

而若是真靈通,則是考驗自己是否能捨得放下因這些夢幻花朵而更受人注目的尊榮。

在接觸 Isha 瑜伽之前,曾有不熟識的友人告訴我,她糾纏十來年用各種方式仍未曾醫治好的箇疾,於一次和我私下談話後的當晚,剛巧就此消失,至今數年未再復發。

實際上我有非常多這樣的例子,但這並非依靠何種技術,而是一種狀態。

但狀態仍是可流動的,若依戀於某種技術,或某種狀態,的確容易止步於前,甚至漸漸走入深淵。

能捨得、自然放下,就會出現更不容易的靈性的可能。

虛幻的靈通無法讓你真實的人生變得更好,但踏實的靈性可以。

只是如何辨別何為幻想或靈通呢?這答案就隱藏在當事人的行住坐臥中。






更多資訊



報名連結:https://ppt.cc/fWhD6x

學習路徑參考:https://ppt.cc/fdaGWx


歡迎追蹤
FB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sha.Lalayoga
IG:leelayoga.isha_taiwan

信箱:ishatwlala@gmail.com